背景知识
在对炎性标志物与冠心病及中风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评价之后,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科学声明,建议将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作为预测血管疾病的方法,hsCRP 检测比那些检测循环系统 C-反应蛋白水平的传统方法灵敏度更高。2,3
美国心脏协会与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布的科学声明摘要 2,3
-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为无心血管疾病(CVD)病史的成年人提供了未来血管事件预测的整体指标,可接受检测精度 ≤ 0.3 mg/L
-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提高了风险评估能力,从而改善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结果
- 高敏 C 反应蛋白在评估下述病人的风险水平时具特殊优势:
弗拉明翰 10 年风险得分 10%-20% 及/或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160 mg/dL
- 高敏 C 反应蛋白可作为评估心脏事件复发可能性的独立标志物,如心肌梗塞或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
临床应用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感染性疾病
当人们认识到动脉损坏、炎性过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关联时,即设想高敏 C 反应蛋白估值对心脏风险评估具有关键作用。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因素,在动脉粥样血栓形成过程中诱发各种反应:
- 激活修补,攻击单核细胞
- 促使内皮功能紊乱
- 促凝血状态增强
- 造成斑块不稳定性及斑块破裂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风险分层与风险评估
高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心脏病风险分层与风险评估,是下列情况的重要预后因素:3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 中风
- 外周动脉疾病 (PAD)
- 心肌梗塞并发症,如心力衰竭 4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分层工作中,可以使用范围从3毫克/升至15毫克/升的超敏CRP水平多种决策极限值。
风险分层: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可为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确定心脏事件复发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为了确定哪些病人需要接受进一步评估和治疗,已经建议具有中度冠心病(CHD)风险的病人接受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
AHA/CDC 风险评估指南
在CAPTURE试验中,CRP水平大于10毫克/升时的事件发生率比CRP水平小于10毫克/升的事件发生率成倍增加(死亡或心肌梗塞)。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动脉再狭窄病人
对于接受过经皮冠脉介入术的病人,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是一项预防早期并发症发生、晚期出现再狭窄及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急性期冠脉疾病
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预测心脏风险的急性期标志物,具有预后价值:
-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预后作用
- 为肌钙蛋白添加预后价值
- 为心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阴性患者提供补充预后信息
心血管病应用敏感性高
传统 C-反应蛋白检测无法检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的较低水平感染性疾病问题。只有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才能检测出如此微小的水平升高现象。